开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草案)

发布时间:2016-02-23 09:53:21   来源:中国开阳  

摘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把我县建设成为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和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区。大力发展以交通、水利、能源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大投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016·1〕县委十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

  文 件 之 七

中共开阳县委关于制定开阳县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草案)

  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和市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结合开阳实际,现就制定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如下建议。

  一、“十二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

  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全县上下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主基调主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精神,深入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制定和落实各项政策措施,顺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先后荣获“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贵州省同步小康创建达标县”和“贵州省同步小康创建示范县”等称号,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提高经济总量,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15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7.17亿元,年均增长17.4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1486元,年均增长17.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0亿元,年均增长39.0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3亿元,年均增长23.4%;财政总收入24.4亿元,年均增长18.69%;地方财政收入11.69亿元,年均增长18.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96亿元,年均增长16.17%;旅游总收入58.83亿元,年均增长24.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16元,年均增长12.47%;农民人均纯收入11658.8元,年均增长16.49%。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步伐加快。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9.5:50.7:29.8调整为2015年的13.39:55.69:30.92。工业新型化步伐加快,启动了经开区核心区、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园、磷煤化工产业园、现代医药食品产业园、贵州开阳台湾产业园建设,产业聚集发展日趋显现,“一区多园”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安达公司磷酸铁、白马磷肥公司过磷酸钙等4个产品荣获“贵阳市名牌产品”称号。都市农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启动了生态高效富硒茶产业示范园、现代高效湖羊养殖示范园等7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建设。开阳五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 西部中药材交易中心产业链项目有序实施,开阳久事休闲农业观光园被评为“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培育了“硒味园”、“开阳富硒茶”、“绿宝石富硒茶”等富硒农产品品牌,“开阳富硒茶”、“开阳富硒枇杷”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贡河富硒茶业有限公司产品通过欧盟检测并出口德国。现代服务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南江大峡谷、白马峪景区成为国家4A级景区,十里画廊荣获“全国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示范点”称号。县城商圈逐步繁荣,初步形成了大型商业设施、农贸市场、专卖店、步行街、连锁经营店共同发展的商业格局。金融业态日益丰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华创证券公司、富民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相继入驻,安达科技能源公司正式在“新三板”挂牌,开磷集团IPO上市相关工作有序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60.2万平方米。新兴服务业从无到有,拥有物流企业12家、中介公司69家、家政服务公司35家。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依靠投资拉动,发展后劲日益增强。久永货运铁路、贵开城际铁路、贵瓮高速已建成通车,开阳港洛旺河码头基本建成,遵贵、开息等高速公路建设有序推进,“4311”立体交通网络格局加快形成。实施了白安河、那卡河、三岔河等骨干水源工程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安全饮水、小流域综合治理、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区基本口粮田水利基础设施等项目,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于2012年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开州大道、环湖大道、红军路改造等工程全面完工;云开北路、财富大道等工程加快推进。白安河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县城高区自来水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和配套垃圾中转站、县城污水处理厂等相继投入运营,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分别达91.5%和93.9%。启动了县城天然气管网二期工程建设。教育局地块、煤炭市场地块等7个棚户区改造预计完成投资21亿元。龙岗、南江、楠木渡3个示范小城镇建设预计完成投资93.74亿元,其余13个乡镇和2个社区服务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四在农家 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和美丽乡村示范点创建预计完成投资5.78亿元。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加快释放。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完成县级政府机构改革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清理和保留县级行政审批事项119项,全部纳入政务大厅集中办理。将乡级财政预算纳入县级部门预算管理,扩大财政预决算公开范围。按照“非禁即允”的原则,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壮大。加快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完成中凯鑫磷化工公司等5户国有企业股权收购工作,成功组建产投公司、城发公司等实体化投融资平台。公立医院改革顺利通过国务院医改办专家组的评估检查。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水务体制改革和林权制度改革,房屋确权工作正加快推进。坚持以开放倒逼改革,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积极参加“创新驱动 区域合作”系列活动和“大健康医药产业推介会”、“酒博会”、“民博会”等重大招商引资活动,大大提升了我县对外开放活跃度,引进省外到位资金和实际直接利用外资年均分别增长34.2%、53.2%。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推进生态建设,生态环境日益改善。牢牢守住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抓好生态环境建设,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全面启动“两创建一提升”工程,着力治理“五脏五乱”,“国家卫生县城”创建顺利通过国家技术评估。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重点,开通环保投诉热线—12369。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地、清洁、田园”保护计划,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90%以上,开阳县被评为“全国深呼吸小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森林覆盖率预计达55%,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23%。节能减排有序开展,先后启动实施了黄磷尾气、磷渣、磷石膏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项目,实现“三废”资源化利用,重点磷化工企业废水循环利用率达100%,黄磷尾气综合利用率达43.22%,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达253.6万吨。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投入逐年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文化等诸多领域取得明显成效,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实施积极的创业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年均增加242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7.22万人和3.8万人。完成1700套保障性住房、2000户城乡危房改造和1930户9009人的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深入贯彻落实教育“9+3”计划,推动城乡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累计投入资金5.4亿元,新建农村寄宿制学校15所,标准化学校10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均在90%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99%以上。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中心和108个村级点、115个农家书屋、1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建成乡镇灯光篮球场17个、村级篮球场113个,马头寨古建筑群保护获国家文物局批复立项,国家“十二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圆满通过市级验收。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县中西医结合医院扩建工程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县人民医院二期工程有序推进,实施了10个乡镇卫生院、2个乡镇计生站改扩建项目和83个村级卫生室、47个村级计生室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逐步提升。“平安开阳”建设稳步推进,深入实施信访维稳“一号工程”、“两严一降”和“禁毒人民战争”,刑事治安案件稳步下降,社会和谐安定有序,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双拥、民族宗教、妇女儿童、信访、人防、消防、国防教育等社会事业工作有序开展。

  五年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特别是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层次偏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粗放型发展方式未得到根本性转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村贫困人口多,扶贫任务艰巨。城乡统筹发展水平不高,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明显。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力度需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高,与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需求矛盾突出,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社会治理难度加大。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未来五年,开阳县将面临诸多机遇。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黔中经济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大扶贫、大数据等国家、省重大战略的实施,为开阳转型发展、跨域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以“大数据”、“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发展,促使产业体系加快重组、经济社会结构深度调整、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加快转变,贵州省被列入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开阳培育发展大数据“关联业态”、“衍生业态”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给开阳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引擎、带来了新机遇。贵阳市将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作为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重心,加大对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方面的创新投入和配套支持,必将推动开阳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转型发展。开阳近年来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城镇化带动”战略,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基础条件日益完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红利持续释放,为开阳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以上所述将为开阳发展带来多重红利,未来五年将是开阳坚定不移地走资源型城市创新发展之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纵深推进转型升级的加速期;将是开阳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建设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将是开阳进一步发挥生态和资源优势,实现后发赶超的攻坚期;将是开阳依靠发展方式创新,破解难题、补齐短板的关键期。我们完全可以大有作为,奋力开创开阳发展新局面。

  (二)“十三五”时期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省委十一届六次、市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扣主基调主战略,按照“守底线、走新路、打造升级版”的总体要求,围绕贵阳“奋力建成创新型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纵深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大平台、大项目“五大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城乡联动、开放带动、生态立县、文化兴县、全民共享“六大战略”,努力实现产业创优、城市创新、农村创美、群众创富、社会创合“五大创建”,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奋力谱写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转型跨越新篇章。

  (三)“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十三五”时期,要紧紧围绕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牢牢守住“增长速度、居民收入、贫困人口脱贫、社会安全”四条发展底线和“山青、天蓝、水清、地洁”四条生态底线,努力建设一个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族文化不断繁荣,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民主法制日益健全,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繁荣富裕、和谐美丽新开阳。

  ——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左右。发展空间格局得到优化,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年均增长16%左右。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轻重工业比例日趋合理,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左右。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0%以上。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左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2%,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实现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新突破。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提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0%,力争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重点流域水质优良率持续提高,土壤环境质量明显改良,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取得新突破。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乡镇全部脱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左右和13%左右,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物价水平保持总体稳定。

  ——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取得新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行政服务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开放平台和合作机制更加完善,开放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

  ——社会建设和法治保障取得新突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得到广泛弘扬,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法治开阳建设取得新成效,各类社会主体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社会治理水平大幅提升,各民族紧密团结,社会和谐程度稳步提高,社会安全指数达95%。

  三、优化国土空间功能结构,构建空间协调发展新格局。

  按照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布局要求,立足我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合理布局城镇、农业、生态空间的适度规模和功能结构。一是优化提升城镇空间。构建以县城为核心,以遵贵高速、贵瓮高速、开息高速经济带为纽带,花梨、楠木渡、双流、南江、龙岗集镇发展组团为支撑的“一心、三带、五组团”城镇空间格局。二是保障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生产空间。构建以南江、禾丰、龙岗、高寨、毛云等乡镇为主的南部农旅一体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以冯三、楠木渡、宅吉等乡镇为主的北部种养结合生态高效循环农业示范区,以城关、双流、金中、永温、花梨、南龙、龙水、米坪等乡镇为主的东中西部生态景观农业示范区和8个省级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园组成的“三区八园”农业生产空间格局。三是构建生态安全空间。构建以乌江、清水河、鱼梁河等河流为生态廊道,以中部城市优化发展区、北部生态农业发展区、西部生态集约发展区、东部生态协调发展区、南部生态保育发展区为生态功能区,以网状分布的交通沿线、河湖绿化带和以点状分布的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林地保护区、矿区修复区、城镇建设区等为重要组成的“三廊、五区、多点”生态安全空间格局。

  四、推动产业互动融合发展,构建现代特色产业新体系。

  突出以“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为引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推动增量带动结构优化、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着力优化“一核心四区域”的产业发展布局,围绕建成贵阳市三次产业高端融合发展示范区,统筹推进三次产业高端融合发展。一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按照“一区两带七园”工业产业空间布局,围绕开息高速经济带和贵瓮高速经济带,加快经济开发区、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磷煤化工产业园、城关轻工产业园、开阳台湾产业园、现代医药食品产业园、开阳港物流园建设,引导发展要素向园区集聚。大力发展精细磷煤化工产业。实施煤电磷一体化,提升发展精细磷煤化工,不断延伸产业链,拓宽产业幅,将磷煤化工延伸至医药板块。加大“三废”资源综合利用力度,构建精细磷煤化工、“三废”资源综合利用、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等多产业配套、耦合共生的生态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型建筑材料产业。依托资源优势,加快发展以节能型、环保型、综合利用型为重点的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大力发展新型能源产业。依托水能、风能资源优势,加快蓄水节能电站建设和风能开发。支持安达公司新能源材料建设,鼓励开磷集团、路发公司等大型企业利用工业余热发电。大力发展新医药大健康产业。抢抓贵州省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机遇,以贵州开阳台湾产业园、龙岗食品医药产业园、中国贵州(苗药)中药材研发生产项目为依托,深入实施大健康产业六项行动计划,积极构建药食结合、医养互补的产业格局。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加快大数据人才培训中心(中国数谷小镇)、呼叫中心、超星高新技术科技园建设和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全面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兴业态蓬勃发展,加快推进智慧政务、智慧民生、智慧城市建设。大力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依托开阳港配套船舶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船舶制造业。以磷煤化工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矿产资源开发、汽车动力电池等制造业。以大数据产业发展为依托,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和智能制造业。二是大力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做大做强粮、油、牧、渔等支柱产业,实施粮增工程,确保粮食安全。深入实施茶产业全产业链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农旅综合体、美丽乡村旅游度假区、观光农业园区和休闲农业示范点,助推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依托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建设,推动园区由农业种养单一功能向集农业种养、农产品加工、信息服务、商贸流通、观光休闲体验为一体的多功能融合发展。积极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大力培育发展家庭农场,提升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积极推广生物有机肥、生物农药、秸杆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因地制宜建设规模化沼气工程。实施补贴政策鼓励农田残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着力解决农田残膜污染。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作物灌溉能力。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范围,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建成集中统一、协作共享的都市现代农业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构建现代都市农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实现“农超对接”联动,降低流通成本,加快农村电子商务网络建设。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走出一条“品牌强农、品牌富农”的农业发展道路。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建设一批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规范和技术标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和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三是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山地特色旅游业。加快旅游公路建设,提高旅游的通达性,完善景区酒店、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推进智慧旅游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加大景区开发力度,努力构建特色突出、品位高、竞争力强的旅游产品体系。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强力推进开阳港物流园和大水物流园建设。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大力实施“互联网+”普惠金融专项行动计划,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相融合。加快培育和发展科技、信息、会议、会展等服务业态。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商贸业,着力打造特色商圈。建设一批乡镇商贸服务中心,促进商贸业向乡村延伸。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建立满足各种服务需求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稳步发展房地产业,促进房地产业向旅游健康养生养老地产转型。

  五、加快推进生态城镇建设,构筑城乡统筹发展新路径。

  加快生态城镇建设,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不断改善城乡风貌。一是优化城镇主体功能,构建现代新型城乡体系。加快县城建设,以老城区、环湖新区、顶方新区和北部新区为重点,不断扩大县城建成区面积。大力实施旧城改造和公园城市建设。积极推进双流、龙岗、南江、楠木渡、花梨五大集镇组团发展,打造一批台湾小镇、新西兰小镇、绿色小镇、数字小镇、创客小镇、风情小镇、乡愁小镇等特色示范小城镇。继续实施“四在农家 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二是强化城镇发展产业支撑,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快各类园区建设,形成工业向园区集聚、服务业向县城集聚、县城向高速公路匝道辐射的以产促城、产城互动格局。三是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市政道路建设,统筹地上地下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智慧城镇建设。四是创新城市管理,提升城市运营水平。大力推进城市管理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实现城市管理网络化、精细化、智能化。建立健全源头治理、动态协调、应急处置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构建形成网络化管理、市场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专业化整治、常态化监督的城市管理新格局。五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贯彻落实国家“三个1亿人”行动计划,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就近城镇化,着力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合法权益。

  六、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打造美丽开阳新家园。

  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把我县建设成为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和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区。一是加强生态空间管控,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按照“三廊、五区、多点”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强化空间管控,划定生态红线,建立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净的发展空间格局。二是严守两条底线,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整治,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强化“蓝天、碧水、绿地、清洁、田园”保护,从源头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三是落实环境保护问责制度。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形成政府、市场、公众共同治理的环境治理体系,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加快推进环境监控平台建设,积极开展“六个一律”环保利剑行动,强化环境污染问责。四是积极实施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节约优先,强化节能减排约束,把资源节约贯穿到生产生活各个方面,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合理开发与节约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七、推进改革开放创新,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坚持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把改革开放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一是全面深化体制改革,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把政府职能转变放在突出位置,坚持统一精简效能,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坚持创新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提高政府管理服务能力。抓好国有企业改革,鼓励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继续深化财政、金融、农村产权等制度改革。二是大力实施开放带动,促进区域合作。打造一批对外开放平台,强化与北京、台湾等地的交流合作。同时,加快开阳港提档升级和贵开城际铁路延伸经襄阳至郑州开放通道建设,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将开阳打造成为黔中、黔北地区“节点城市”和贵阳市对外开放的“北大门”。三是全力实施创新驱动,突出创新发展理念。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形成创新的体制构架,塑造更多的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发展承载能力新提升。

  大力发展以交通、水利、能源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大投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加快建设现代综合交通网络。着力构建“4311”立体交通网络,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深入实施县乡公路改造三年攻坚行动。配合抓好构皮滩航道和开阳港建设,将开阳港打造成为贵州北入长江黄金水道、融入长江经济带、通往长三角经济区的重要通道。二是不断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继续实施三岔河、那卡河、三口河等骨干水源工程,有效解决我县工程性缺水问题。加快城镇集中供水、农村安全饮水、雨水集蓄利用、节水灌溉等民生水利建设。建立完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深入实施江河沿岸堤防、病险水库及山塘治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石漠化治理和易涝洼地治理等重大工程。强化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大重点水源保护,努力创建人水和谐的居住环境。三是加快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以城网、农网供电设施改造和输配油、气管网建设为重点,加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能源保障水平。

  九、扎实推进扶贫开发,确保群众脱贫取得新成效。

  深入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牢固树立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理念,扎实推进“33668”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和全面贯彻落实“1+10”精准扶贫配套政策,深入实施“五个一批”扶持措施,确保全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一是建立和完善大扶贫工作机制。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强化“党委负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建立完善“一村一员”的“扶贫专员”制度,着力将脱贫攻坚触角延伸到村组中去。二是积极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围绕市委“大数据手段+制度框架设计+精准管理”的要求,突出抓好大扶贫识别对象、帮扶措施、项目安排、资金管理、退出机制、干部选派、管理监督、考核评价、督促检查“九个精准”,切实提高脱贫攻坚实效。三是大力实施科学治贫。围绕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采取基础设施、产业、教育、医疗、生态移民、社会保障、创业就业、财政金融等扶贫措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十、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

  大力实施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工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一是积极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着力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引擎”,以创业带动就业,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扶贫生态移民、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二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入推进“教育立县”,加快综合教育城建设,充分利用贵阳市开展京筑教育合作的契机,推动县内有实力的学校与北京优质学校进行联合办学,积极申请市内高校迁入我县办学。三是全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积极发展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商业保险补充性作用,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保障体系。四是大力发展卫生计生事业。科学配置医疗资源,以县人民医院、县中西医结合医院为基础,提升创建1家三甲医院,新建一批特色专科医院、妇幼保健所、健康促进中心等卫生服务机构,引进县外有实力的医院在我县设立分院。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切实把好食品质量关,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贯彻落实人口发展战略,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五是扎实文体事业。推进“三网融合”和全民健身工程,深入实施“文化兴县”战略,大力发展阳明文化、民族文化和城市文化,着力推进文化繁荣。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扩大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加大“高原硒谷 诗画开阳”宣传力度,着力丰富文化内涵。

  十一、推进依法治县,提高社会治理法制化水平。

  深入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加快法治开阳建设。一是打造法治政府。依法履行政府职能,推行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行政权力监督。二是推进公正司法。建立健全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体系。三是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充分发挥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示范带头作用,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加强公民法治意识培养,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习惯和社会氛围。四是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加快推进平安开阳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强化农村社会治理综合改革,切实做到农村社会治理与生态治理、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公共服务、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大力实施“两严一降”专项行动、信访维稳“一号工程”和“禁毒人民战争”,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感。

  十二、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为“十三五”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充分发挥党委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作用,认真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一是完善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管全局、管方向、管政策,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完善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强化全委会决策和监督作用。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健全决策咨询机制。完善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考核评价办法,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加强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建设。二是广泛动员全县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充分发扬民主,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宣传和组织能力,弘扬“时时争创一流,处处勇攀高峰”的开阳精神,不断增强干部群众守底线、走新路、打造开阳发展升级版的自觉和自信。三是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用更大的决心和气力修复政治生态,大力恢复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把广大干部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来。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把优秀人才用到关键岗位上。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决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给想干事的人以机会,给能干事的人以舞台,给干成事的人以激励,用发展型干部、建发展型班子,使各级干部真正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实干。强化干事创业的激励机制,改进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严格绩效考核,设立目标(绩效)考核奖,鼓励褒奖业绩突出的干部,保护敢担当、勇作为的干部。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四是确保“十三五”规划建议落到实处。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建议确定的发展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制定我县“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设置反映创新、转型、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的指标,增加政府履行职责的约束性指标,落实好本建议确定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

  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为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刘瑾龙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查看精彩评论,请点这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